各有关单位:
为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,促进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,搭建有色金属产业“产学研用”交流平台,深化有色冶金科技工作者技术交流、科技创新、科技成果推广。由江西理工大学、中国有色金属学会、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联合主办的“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五届学术会议”将于2018年10月24-26日在江西省赣州市锦江国际酒店召开。
本届会议以“有色冶金绿色发展与协同创新”为主题,针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需求,结合国内外矿业工程、冶金工程、新能源材料、材料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,交流学术思想、展示科技成果,研讨相关领域和行业科技协同创新思路,旨在展示有色金属领域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、实验与应用相结合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所取得的新成果。
会议将邀请国家部委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、中国有色金属学会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五矿集团公司、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恩菲、中国瑞林、北京矿冶科技集团、有研科技集团、中南大学、东北大学、昆明理工大学、江西理工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、西南科技大学、武汉工程大学、内蒙古科技大学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、山西大学、郑州大学、贵州大学、兰州理工大学、华北理工大学、桂林理工大学、贵州理工学院、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、长沙矿冶研究院、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、昆明冶金研究院、长春黄金研究院、五矿稀土研究院、包头稀土研究院、长春黄金设计院、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、紫金矿业集团、江西铜业、西部矿业、云南铜业集团、云南锡业集团、铜陵有色集团、金川集团、云冶集团、江钨集团、北方稀土集团、赣州稀土集团、大冶有色金属集团、五矿稀土集团、豫光金铅集团、山东恒邦集团、深圳市中金岭南、厦门钨业、栾川钼业、攀钢集团、山东祥光铜业、有研稀土新材料公司、东营方圆有色金属集团、云南金鼎锌业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、教授、技术负责人就论坛主题内容做精彩学术报告。欢迎相关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等踊跃参会。
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:
一、组织机构:
主办单位:江西理工大学
中国有色金属学会
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
承办单位: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
北方中冶(北京)工程咨询有限公司
协办单位:中南大学
东北大学
昆明理工大学
北京科技大学
武汉科技大学
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
二、会议时间及地点
论坛时间:2018年10月24日(周三)报到
10月25日(周四)开幕式、大会报告、特邀报告
10月26日(周五)分会场专题交流
10月27日(周六)参会代表返程
论坛地点:江西省赣州市锦江国际酒店
会议地址:赣州市章贡区金东北路88号
酒店电话:0797-8333333
三、会场设置(召集人按拼音首字母排序)
1、选冶协同创新发展专题分会场
征文主题:选矿技术与装备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、选冶协同创新
联合召集人:罗仙平、邱廷省、孙伟
支持单位:西部矿业、江西理工大学、中南大学
2、重(贵)金属冶金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专题分会场
征文主题:熔池熔炼、湿法冶金、贵金属提取冶金、清洁生产
联合召集人:王成彦、徐志峰、杨洪英、周俊
支持单位:北京科技大学、江西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、铜陵有色集团公司
3、轻金属冶金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专题分会场
征文主题:氧化铝、电解铝、炭素、钛镁冶炼
联合召集人:李劼、刘风琴、颜非亚、张廷安
支持单位:中南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、东北大学
4、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发展专题分会场
征文主题: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
联合召集人:郭学益、廖春发、杨斌、叶逢春
支持单位:中南大学、江西理工大学、昆明理工大学、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
5、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创新发展专题分会场
征文主题:氮氧化物及硫化物治理、废水处理、废渣及有害废物处理
联合召集人:柴立元、齐涛、王华、王海北
支持单位:中南大学、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、昆明理工大学、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6、新能源材料与动力电池创新发展专题分会场
征文主题:动力电池、锂离子电池、储能动力电池、硅太阳电池等
联合召集人:赖延清、徐盛明、徐明丽、钟盛文
支持单位:中南大学、清华大学/江西理工大学、昆明理工大学、江西理工大学
7、有色冶金青年学者专题分会场
征文主题:有色冶金优秀青年先进科技成果展示
联合召集人:豆志河、龙红明、田庆华、王瑞祥、张利波
支持单位:东北大学、安徽工业大学、中南大学、江西理工大学、昆明理工大学
8、中国稀金产业高峰论坛
征文主题:稀土冶金与功能材料、钨钼冶金与特种粉末冶金
联合召集人:廖春发、李梅、赵中伟、庄卫东
支持单位:江西理工大学、内蒙古科技大学、中南大学、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四、征文内容及论坛主题
1、矿业工程、冶金工程、新能源材料、材料科学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;
2、矿业工程与冶金工程的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设备;
3、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应用;
4、有色金属冶金清洁生产;
5、废弃物与高值化开发利用技术;
6、矿冶生态与环境保护;
7、再生金属与资源循环利用;
8、有色金属产业应用案例。
五、征文说明
1、会议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论文,同时欢迎国外机构与专家投稿,论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费;来稿截止日期在2018年9月20日以前(将论文发送E-mail到:ysjinshu@china-mcc.com)出版日期在2018年10月初。
2、未公开发表的论文,组委会择优推荐至《江西理工大学学报》、《有色冶金》、《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》、《材料与冶金学报》、《矿冶工程》、《中国钨业》行业正刊优先发表。
3、已公开发表的论文,组委会只收录摘要,并择优评选在会议上做现场报告交流,同时摘要编入会议文集,全文不会编入论文集。
4、所有报告均需提交中文摘要以及做报告专家的个人简介(300-500字),会议将出版中文报告摘要集。具体的摘要格式,见附件2。
六、参加会议人员
中国工程院院士,有色金属行业著名专家及学者,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单位领导、科研人员及负责人;为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提供设备、材料、服务等的中外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;金融、信息、市场分析等行业有关单位技术人员;政府官员、新闻媒体(共计约600-800人左右)。
七、关于会议说明及其它
1、本次会议以学术成果、论文、口头交流及墙报为主,大会分为特邀报告与分会报告(主题邀请报告、一般报告、申请报告),并设有提问与讨论环节。
2、本次会议委托北方中冶(北京)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会议组织、酒店协调、费用收取、发票开具等会务工作。会议收取会务费:收取会务费:有色冶金企业及科研院所收取注册费1800 元/人,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收取 1000 元/人,冶金服务单位收取 2500 元/人。该注册费包括会务、论文审稿、论文集出版、专家演讲资料费、餐费、考察、合影等。
3、食宿安排:会议统一安排用餐;由于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较多,组委会不统一安排住宿,推荐协议酒店以供参考,参会代表自行选择预定酒店。
4、请参会代表务必把报名回执发至ysjinshu@china-mcc.com或传真010-88796961,回执模板见附件1。
5、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企业均可以通过“有色技术平台”公众号、“萌动小程序”、中冶有色技术网(www.china-mcc.com)发布科技成果和产品信息进行免费推送。
八、组委会联系方式:
1、关于会议报名、赞助等事宜请联系
联系人:罗 扬 手 机:18010055166
电 话:010-68807371 传 真:010-88796961
邮 箱:ysjinshu@china-mcc.com 网 址:www.china-mcc.com